1942年,侵华的日本军队已经占据黄河东岸的山西,八路军的三五九旅等部队则布防在黄河西岸,保卫着陕甘宁边区。为了慰问前线的战士们,“鲁艺”专门组织了一支由美术、音乐、文学干部共9人组成的“河防将士访问团”。他们此行肩负的任务是为将士们演出,同时还要深入到县城中开展民间音乐的搜集工作。抵达米脂后,访问团成员便争分夺秒地开始排练节目,投入到慰问演出的工作当中,他们与米脂中学生的联合演出备受当地老百姓和驻军官兵的喜爱和欢迎。
演出过后,访问团成员兵分两路收集民间音乐,张鲁和关鹤童到绥德和米脂,安波、刘炽和其他同志一起到佳县和吴堡。这是鲁艺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陕北民歌采集活动。根据张鲁的记载,在有“官吹”之誉的米脂县果印斗区常石畔村收集民间音乐时,当地的县民政科负责同志向他们一行人介绍了陕北著名吹奏艺人常峁儿,这是一个四十来岁高大健壮、质朴和善的陕北大汉,与他们想象中饱经风霜的老艺人形象相去甚远,仅从常峁儿那里他们就收集了三十多个曲牌。
“常峁儿是个真正优秀的吹手,他一举手就是一个优美的吹奏手的姿态。再听他的吹奏吧,每一个音节,每一段旋律都充满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其感情之真,音色之美,乐感之醇都是我从未领略过的。”“这些曲子在他的口中吹奏出来风格各异,高亢的如行云流水,低沉的如细雨缠绵,欢快如珠撒玉盘,舒缓似春蚕吐丝,喜悦时令人心旷神怡,悲伤时让人鼻酸难耐。无论喜怒哀乐听后都让人回味无穷,颇有绕梁三日之感。”张鲁等人深深地陶醉于这位民间艺人的唢呐声。张鲁说:“尤其让我们动情的是那首“丧礼用乐曲”,常峁儿最初吹这首曲子时,并没有说明它的曲牌名,当他突然吹出这首如泣如诉的乐曲时,我们都几乎要掉眼泪了,心灵受到了极大地震撼和强烈的感染,于是就记下了这首乐曲的谱子。”
1943年4月,党中央为抗日牺牲的革命将领刘志丹同志举行了“公祭刘志丹烈士大会”,将志丹同志的灵柩从山西移回陕北志丹县。志丹陵园建成时需要选一首祭奠英灵的曲子,向隅找到这首“丧礼用乐曲”,让关鹤童、张鲁、刘炽、李焕之等人商讨看是否能作为志丹墓移陵的曲子。听常峁儿吹奏过这首曲子的张鲁和关鹤童一致同意,同时向大家讲述了收集这曲子的经过,大家决定一个音符也不改,就用这首乐曲作为志丹墓移陵的乐曲。曲目选定后,“鲁艺”组织了一支10人左右的中西混合乐队,随移灵队伍前往志丹陵,成员有向隅、李焕之、时乐濛、徐徐、张鲁等人。“他们身背着乐器,由毛驴驮着行李,在三天的时间里,伴随载着灵柩的敞篷卡车缓缓而行。每到一处村镇,他们就停下来吹奏这首曲子,一路上他们在演奏时不断对曲调进行加工、改编,实验不同的乐器组合与编配。乐曲也从原来的徵调式,变成了商调式。”1945年4月这首曲子首次刊登在编辑的油印本《器乐曲选》里,采录的地区是绥德,记录者的署名是鹤童。这便是我们今日所知道的《哀乐》。
1949年9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与政治局把《哀乐》定为国家典礼所用的乐曲曲目。此后罗浪在曲调不变的前提下,对《哀乐》进行了加工,节拍从较快的2/4拍变成为舒缓的4/4拍,音符的时值也延长一倍,调性由B大调改为b小调(这是管乐器最容易演奏又最能发挥其音响效果的音区),和声配置上采用了三度、五度加六度的叠加结构,这样既加重了哀乐严肃、悲壮的气氛,又保持了乐曲原有的音乐特色。
参考资料:
张鲁. 峥嵘岁月的歌——忆“鲁艺”河防将士访问团[J]. 音乐研究, 2001(2)
李澄.“鲁艺制造”之《哀乐》[J].音乐周报,2021(3),第B06版
文 / 李思韵
初审初校 / 李思韵
复审复校 / 李 放
终审终校 / 王鸿立